更多
2015-01-20
589 瀏覽
九龍城是一個寶藏,但已經不知不覺在拆卸中。照雞蛋的黃燈泡,綠色細格地磚,拉下來的收錢膠桶,一直在慢慢消失。九龍城己經多了很多新樓和地盤了,望上天空,新舊並不融合。走入九龍城的每條街,感受快將失去的小店味道吧。今天一直逛一直買,一直驚訝九龍城小店的多樣性和專門性。我們吃了不少小店子的名物。這裡有義香荳腐。豆腐店門前有典型的街市式買豆腐,一個板子一層微黃的豆腐,正正方方的敞著,像呼喚客人過來買這新鮮的食材。移過一系列豆漿機,我們在門口給堵住了。原來前面的顧客想付錢,卻阻了煎釀豆腐姐姐的去路。煎釀豆腐姐姐托著一板豆腐,慶沖沖的邀請那顧客讓開。友人說這姐姐一直很粗獷,小店就是有這種率真的店員才有個性有印象,當然底線是不能鬧客。
我們點了一碗豆腐花。紅糖令豆腐花帶上一絲嬌麗,看到都覺得甜。還是非常,非常熱的豆腐花,豆味不是很濃郁,滑入喉嚨後,那豆香卻慢慢回泌出來了。豆腐片得比較厚,沒所謂吧,反正一起也會裂開。另外也點了豆漿。豆漿的豆味也是非常有個性,是滑入喉嚨後才感覺豆香。但我們豆腐花加得太多糖了,喝豆漿時變得甜度不夠。豆漿喝到底部也沒有渣,比平時喝的沒有太傑身。友人叫我留意店子背著門口計左手
今天一直逛一直買,一直驚訝九龍城小店的多樣性和專門性。我們吃了不少小店子的名物。這裡有義香荳腐。
豆腐店門前有典型的街市式買豆腐,一個板子一層微黃的豆腐,正正方方的敞著,像呼喚客人過來買這新鮮的食材。移過一系列豆漿機,我們在門口給堵住了。
原來前面的顧客想付錢,卻阻了煎釀豆腐姐姐的去路。煎釀豆腐姐姐托著一板豆腐,慶沖沖的邀請那顧客讓開。友人說這姐姐一直很粗獷,小店就是有這種率真的店員才有個性有印象,當然底線是不能鬧客。
我們點了一碗豆腐花。紅糖令豆腐花帶上一絲嬌麗,看到都覺得甜。還是非常,非常熱的豆腐花,豆味不是很濃郁,滑入喉嚨後,那豆香卻慢慢回泌出來了。豆腐片得比較厚,沒所謂吧,反正一起也會裂開。
另外也點了豆漿。豆漿的豆味也是非常有個性,是滑入喉嚨後才感覺豆香。但我們豆腐花加得太多糖了,喝豆漿時變得甜度不夠。豆漿喝到底部也沒有渣,比平時喝的沒有太傑身。
友人叫我留意店子背著門口計左手邊最裡面牆上的一幅畫,是香港漫畫家楊鶴德親手畫的。今天那枱有客人坐著,無緣看看有什麼特別。如果有其他食友看了,麻煩留言跟我說究竟畫了什麼吧。是下圖的另一邊牆。
這裡吃的不只是豆腐花,還有老式香港的味道。在九龍城未變成金舖藥房連鎖店,政府重建的虛假式老建築物之前,把握你的時間感受一下一個真實的老香港生活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