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2-31
3819 瀏覽
聖誕節會聯想到甚麼食物?火雞?薄餅?意粉?沙律?年年如是實在了無新意,今個節日一於來個反傳統,刻意找點平日沒甚機會接觸的菜式,也順道為個人飲食歷程添些新意。就在氣溫寒冷但陽光充沛的中午,小妹夥同為食摯友跑到西環,吃了一頓從沒前例的新彊菜。相對於粵、京、滬、川等大路中國菜,新彊菜可說是較為冷門的選擇。個人對新彊並無太多認識,感覺上這是一個遙遠又神秘的地方,記得在媒體上看過當地人以羊及奶類製品充飢。及後才知道新彊人長期處於高溫天氣,汗水大量流失難有胃口,因此需要濃味食物增進食慾,故該地的菜式一般著重調味,並會以最原始的方法烹調。小妹曾經在水街留下過不少足跡,亦一直有聽聞巴依餐廳的名聲,今趟則是首度推門而進。這間食店一副家庭式格局,朱紅屋頂加上典雅的吊燈,感覺親切柔和又暖烘烘。其中最矚目是牆上一幅西域地圖,旁邊寫著「一切由大絲路說起」幾個大字,未知新彊菜是否透過這條路徑而廣傳呢?環顧四周吊著一些特別掛飾,頗能帶出遊牧民族之風情。「巴依」二字是維吾爾族語,包含「貴賓」的意思,侍應禮貌周周及有問必答的態度,確能使食客有舒服的感覺。我倆想吃的薄餅竟然沒貨,只能另謀它選點了一飯一麵,再加上帶有地道特
相對於粵、京、滬、川等大路中國菜,新彊菜可說是較為冷門的選擇。個人對新彊並無太多認識,感覺上這是一個遙遠又神秘的地方,記得在媒體上看過當地人以羊及奶類製品充飢。及後才知道新彊人長期處於高溫天氣,汗水大量流失難有胃口,因此需要濃味食物增進食慾,故該地的菜式一般著重調味,並會以最原始的方法烹調。
小妹曾經在水街留下過不少足跡,亦一直有聽聞巴依餐廳的名聲,今趟則是首度推門而進。這間食店一副家庭式格局,朱紅屋頂加上典雅的吊燈,感覺親切柔和又暖烘烘。其中最矚目是牆上一幅西域地圖,旁邊寫著「一切由大絲路說起」幾個大字,未知新彊菜是否透過這條路徑而廣傳呢?環顧四周吊著一些特別掛飾,頗能帶出遊牧民族之風情。
主角羊肉的肉質確實不俗,第一塊吃到羊腩的位置,腍軟之餘又不會完全鬆散,反而帶有適當的彈性,中間夾著少少肥膏,吃落油脂在口腔緩緩流轉,令人有豐腴滿足的感覺。第二塊吃到骨邊的部位,肉質沒有首片般嫩滑,屬於偏瘦類型卻沒粗嚡之感,當中筋位爽爽的又是另一番滋味。相對於調味過重的手抓飯,羊肉則顯得清淡樸素,未知是否經由高湯煮製,總覺得它有種微微的香甜,反卻沒有太重的羊羶味,相信多數朋友亦能欣然接受。
起初把麵條撈勻後見醬料不多,雪白的拉麵未有沾上深沉顏色,還以為其味道一定很淡很淡,怎料吃時嚐到朕朕的花生香惹,它沒有即時攻陷味蕾的霸道,而是不經不覺地慢慢滲透出來。其實回想起來這濃度倒是適中,因為味道太過剛烈的話,反會與孜然羊肉火星撞地救,這個反而是互相配合的調和。配菜方面有紅蘿蔔、椰菜和洋蔥,除了令整道菜式的味道更豐盛外,亦在色彩方面增添一份活潑感。
離開餐廳時發現其他顧客吃著特別的菜式,這些都是午市餐牌找不著的,不過份量巨大需要多人合力方能攞平。如有興趣嘗試的話或許可先行致電,看看店家有何推介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