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姑娘成都名小吃

穆姑娘成都名小吃 (已結業)

Mu Gu Niang
穆姑娘成都名小吃 (已結業)
2
2
4
132
EAT hard PLAY hard
令人失望的過江姑娘
EAT hard PLAY hard
等级4
2013-09-07
416 浏览
关注
本來以為這只是另一間酸辣粉店,到坐落才知道原來「穆姑娘」是來自國內的連鎖川菜過江龍,令我不禁對這餐有點期待。店內以紅色為主,打理得算整齊。2排卡位座位,坐得有點逼。第一次來,就來碗中辣穆姑娘酸辣粉 ($28)。不過等了又等,我的酸辣粉還沒有到。這夜所見,店內不少食客都在追單,或有送錯單的情況,服務看來有點混亂。終於酸辣粉到了。想不到中辣的辣度十足,要立刻點了杯凍檸茶($15)來救火。凍檸茶茶香一般,不過勝在夠冰凍。薯粉煮得過份軟腍,欠了QQ的食感。配料主要是花生、脆酸菜和生菜,整體只是覺得這碗粉十分一般,與期望落差頗大呢。查看更多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评分
2
味道
3
环境
2
服务
3
卫生
3
抵食
mayci
失望
mayci
等级2
2013-07-22
163 浏览
关注
本身睇到報紙介紹 個面好寬好有特色所以去左試佢話係自己拉出泥嘅片面本人又鍾意食辣 另外仲叫左個小鍋米線個招牌面到先 賣相好差 得3片厚厚的麵粉片又唔熱 食落去口感好差 啲湯唔惹味 叫左大辣都唔辣 個小鍋米線算有返啲溫度不過無咩味道 啲米線又碎哂噤啲餸好少我只可以話係失望的 價錢亦唔平早知去食譚仔:( 希望佢有改善啦不過應該唔會再試查看更多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评分
1
味道
2
环境
3
服务
3
卫生
1
抵食
pandamen
成都小吃
pandamen
等级4
2013-07-15
150 浏览
关注
好奇國內受歡迎的店來到香港開分店後是否都是一個樣子?除了價錢翻兩翻外,食物水準也是保持不了?食物選擇不多麵類只有數款.紅油炒手與平常吃到或所認知的完全是兩回事,首先這個是放湯再淋上辣油並不是乾撈醋及辣油.這種皮的厚度應叫水餃而不正常皮薄半透明的雲吞.外皮吃起來十分咽韌像只是僅熟,餡料是普通的豬肉,湯的味道辣而不香.吃了數隻已覺頂胃!麻辣豬耳辣而不麻,豬耳軟骨位較少像吃豬頭肉多一點.涼拌皮蛋中辣的辣度與小辣並沒有大分別,吃到溏心的當然是幸運,但總是這種極重鹼味的居多.皮蛋的質素認真麻麻!座位極之迫狹,檯腳設計極有問題!鄰檯的女生起身時被檯腳拌倒跌個四腳朝天.....套餐平均六七十元,這價位似乎在雲貴川會吃得高興很多!查看更多
+ 2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评分
2
味道
2
环境
3
服务
2
卫生
3
抵食
Kim97800599
「鋪蓋面」厚厚的吃上去很過引
Kim97800599
等级3
2013-04-16
109 浏览
关注
陳金:被雜誌介紹吸引, 想來試試「鋪蓋面」,同ADAM搵左一輪, 原來係另一邊西貢街,哈哈!特色鋪蓋面:其實就好似一張大棉皮咁鋪滿整個碗, 麵是很厚的, 一碗有3張, 飽得很,我一個人食唔晒.厚厚的吃上去很過引, 味道不錯,大大塊夾住食,感覺好似食餃子皮咁,韌韌的,我四川朋友同我講食鋪蓋面係食厚唔食薄的,咁先有口感.雜誌寫話湯汁係雞同豬骨熬製,喝兩口都知道不是味精湯,配上豬腩肉碎, 好有「份量」, 味道不錯,可惜我覺得不夠辣, 辣D仲正!豬耳/肚絲:吃四川麵都離唔開點呢兩款, 味道很好, 唯一我覺得不足又係唔夠辣.據講呢間 穆姑娘係東莞已經有9間分店, 都幾有特色丫, 希望做得好, 食物就仲有好多改善空間.不過油麻地呢間店面就一般, 所有坐位好窄, D枱又唔係固定, 用力少少都推到對面,好尷尬.另外幫忙落ORDER位叔叔永遠唔記得你ORDER乜嘢, 講完一陣又問過,行兩步同第二枱落ORDER之後又問多你一轉, 但可能佢個樣好敦厚, 你覺得好笑多過唔滿意,哈哈!可能係太新吧,手忙腳亂.(光顧當日, 門口招牌個「穆」字都未整上去)查看更多
+ 2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1
分享
检举
個樣好敦厚 XD
2013-06-26
回应
评分
4
味道
2
环境
2
服务
2
卫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鋪蓋面
kittychan210
價錢貴且不值
kittychan210
等级2
2013-04-10
81 浏览
关注
向來喜歡四川菜,之前在某大飲食雜誌見到推介這間小吃,說如何好吃如何正宗。這天偶然經過便進去了。看看餐牌,要了推介的川北涼粉($20) 及口水雞小份($36),加可樂一罐($10),其實餐牌上是有套餐的,但平均也要$50-$70,不便宜,又不能選喜歡的食物,就單點好了。食物上桌,發現口水雞只有六小件,而且是剛從冰箱拿出來,吃罷一口凝結的脂肪。川北涼粉份量亦小,我一個女孩子也不夠吃。最重要的是我點小辣,結果是完全不香也不辣(平常我去傷心酸辣粉有時連小辣也受不了,所以各位可想而知這店的小辣的確是完全不辣)這還像成都菜嗎?十分失望。查看更多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叫完小辣又批評人地唔辣, 十分欣賞你!
2013-04-15
回应
评分
1
味道
3
环境
2
服务
3
卫生
1
抵食
推介美食
沒有
kaini_0122
可以辣可以不辣
kaini_0122
等级1
2013-03-28
12 浏览
关注
辣的很好吃~ 口水鸡真的很口水~~ 牛肉吃了一碟再要一碟~ 半斤半肉很美味!酸辣粉很好吃,点的是薯粉,很Q。铺盖粉也可以试试~~ 朋友有推荐香芋卷,可惜到的时候卖完了T.T失望的是砂锅粉~ 总的还可以~ 价格也OK查看更多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评分
3
味道
3
环境
3
服务
3
卫生
3
抵食
搵食能手
留白
搵食能手
等级4
2013-02-07
59 浏览
关注
佐敦雲貴川最近來了一名挑戰者「穆姑娘成都名小吃」,對穆姑娘這名字有點陌生,從其面書專頁得知,這品牌在國內亦設有分店,這引起我和女友的食慾,決定一試究竟。幫襯之日,新店仍在試業中,招牌的名字仍被紅紙覆蓋,店內全是卡座,環境光猛,從表面看來相當對辦,坐落卻只得一個字 - 焗!因為店舖冷氣不足,只靠一把電風扇轉動,天花板上的射燈亦熱得令人很不舒服,這些硬件真要多多留意,始終是吃辣的店,冷氣錢絕對唔慳得。由於是試業,店員反應好像有點遲頓,點菜時並沒有問我們要甚麼辣,我們轉頭想改中辣時, 她又支吾以對。由於是試業,晚上七點未到,招牌的香芋卷已經沽清,想再叫麻辣豬耳亦同樣賣晒,我們唯有專注試幾款麵食。先來的是川北涼粉 ($20),細看涼粉有點粗幼不一,入口不涼,粉滑溜,但又有點散,中辣程度不算太刺激,面頭的花生碎半點不香,是最失望的一環。「全港獨有」的特色鋪蓋麵 ($28),這麵形狀跟疙瘩麵相似,又或者會令人想起 Biang Biang 麵,所謂「鋪蓋」,即是如床被般大,但除了面積夠大之外,厚度亦應該越薄越好,幾乎可以透視才是佳品,偏偏這晚吃到的鋪蓋麵是厚疊疊的,入口感覺猶如在吃水餃皮,不太討好。湯底則是帶辣的,以肉燥、蔥粒作陪襯,味道甚為單調。最後是冠上店名的穆姑娘酸辣粉 ($26),湯的份量不多,只能剛剛蓋過紅薯粉,偏辣,酸度卻明顯不足,花生「立口」,最慘係紅薯粉煮至軟腍腍的,完全失去其煙韌口感,很不濟。老實說,以此水準跟雲貴川比較的話......穆姑娘成都名小吃油麻地西貢街3-5號地下2號鋪 查看更多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评分
2
味道
3
环境
2
服务
3
卫生
2
抵食
Kan Lee
有辣有不辣的成都小吃
Kan Lee
等级4
2013-02-02
100 浏览
关注
這個冬天對辣都不怎起勁,可能氣管在感冒後變得敏感了,只敢偶爾在湯麵中下一點辣椒油,過過癮!大概是停吃了太久太久的關係,看到有成都小吃的新店介紹,光是成都二字己令口水不其然地掉下來,霎時的反叛與衝動,將身體的反應擱在一旁,決定來點辣。舖前的大招牌仍蓋著紅紙,幾款招牌食品與穆姑娘的店名由門口多張的相片與黑板道出,而 "有辣、有不辣" 的字句令喉部有點不適的老公更為放心。店子的面積不大,左右兩旁是清一色的卡座,桌面比一般的狹窄。記憶中這裡前身是杏花樓的所在地,眼利的老公留意牆上貼有杏花樓的海報,沒有深究,但相信穆姑娘跟杏花樓的關係非淺。餐牌是一張已過膠的雙面 B4 紙,雖然款式不多,但勝在種類大致齊全。有水餃、麵類、砂鍋類及多款小食。而飲品的選擇有汽水及自家泡製的雪梨薑蜜和雪梨菊花蜜。凍的雪梨菊花蜜分三個層次,最重的是蜜味、其次是菊花、最輕的是梨子。味道不算過份淡寡,但若能提昇菊花與梨子兩者的味道,相信必定更可口怡人。未幾老公便把四川擔擔麵挑出來了,不辣的擔擔麵形合他的狀況。素來少嚐四川擔擔麵,有好些時候鋪滿了麻醬及花生碎,入口盡是麻香與酥香的花生,仿佛生命就是源自花生與麻醬;又有好一些完全擺脫了芝麻與花生,換來的卻是清爽的香菜、葱花與醃菜,各有可取的優點和美味。穆姑娘的擔擔麵被我歸納為後者,簡單地用上肉碎、梅菜粒、葱花及近乎不著跡的花生碎。配料與麵條拌勻,令最初白白的麵條掃上一層淡啡。經過處理的梅菜,保留獨有的清香與質感,伴著醬汁帶出的鹹香與微酸,沉實而不浮誇,但對追求刺激的朋友來說或許未感到到位,但我們卻喜歡它的自然純樸。若要為這碗四川擔擔麵加冕,麵條是功不可沒。拌麵時已留意到粗幼不一的麵條,嚐後發覺麵條蘊含麵粉的香氣、柔軟中帶韌勁,跟現成買回來的麵條絕對不一樣,效果真的不錯,要挑剔的話,我會要求麵條打得更有韌性。我選了穆姑娘推介的特色鋪蓋麵。凡是新接觸的食物都抱有一份好奇,特向女侍應求教,原來蓋麵的麵不是一條條的,而是一大片的形狀,猶如一塊布帳覆蓋著麵碗,頗為有趣!特色鋪蓋麵湯底是清湯,但味道倒是意料之外的好,清清甜甜的上湯。同樣簡單地用上肉碎與葱花作配料,肉碎散出橙紅的醬汁,味道有點像炸醬的鹹鹹酸酸,又具極度輕微的辣意,跟清湯的口味互不衝撞,一湯兩味不錯也。是時候檢視一下蓋麵,發現布帳破損了,好不容易將枝離破碎的蓋麵匯合。就肉眼所見份量比想像的多,至少能覆蓋 1.5個麵碗,感覺有幾分與有綠小敍的 "Biang Biang" 麵相似,但 "Biang Biang" 麵卻是以長為賣點。先嚐一口,蓋麵質感厚重,相信同樣是自家製造,那份煙靭與粗獷的咬口令人吃得悏意,也十分之飽肚,吃了一半已獲飽意。相比之下 "Biang Biang" 麵則較為細滑。來到穆姑娘當然不能錯過各款的成都小吃,一共要了3款的推介。口水雞是老公的至愛,可是不夠入味與惹味。雞件與醬汁就好像一對在冷戰中的戀人,雞苦著臉獨自的站著,而醬汁亦撓著手按著不動,互不理啋。相信食客是渴望一碟愛得癡纏,打得火熱的口水雞,這一碟莫講話要食客滋味到流出口水來,就連達標的水平也遠之。香芋卷炸得香脆,頭尾沾上了芝麻,更具笑口棗的香氣。內裡包上滑溜、甜香的芋蓉,十足一位甜姐兒,味道令人咧嘴而笑。假以時日,當油溫能掌握得更純純熟,相信碟底小量的油份亦會隨即消息,畢竟剛新開張有待慢慢改進。川北涼粉是女侍應愛吃的小食,我們也來一個嚐嚐吧!沒有膠質的涼粉易斷,但質感很清爽,有點像蒟蒻。無味的涼粉可說是全靠醬汁帶出味來,成都就是離不開麻麻辣辣的口味。這個醬汁不算是死鹹死辣的版本,當中的香料味道倒是很吸引,正如印度咖喱不一定辣,從繁多的香料匯集的香氣卻令人神往。再加上麻,這份川北涼粉就相當恰好,如果換上吸汁力強的粉類,那股麻辣必定弄得滿場咳嗽聲,幸好取材是涼粉,前人的智慧,必定有其道理。穆姑娘在天花懸掛了不少的蒜串、辣椒串、粟米串等,用意大底是以裝飾加強店舖的成都風味,但全是塑料之物,希望只是籌備時間太傖促而已,塑料實不能代之,相信風乾的實物並不難找,亦可以自製,值得考慮。這一頓亦不敢太放肆嚐辣,始終身體健康要緊,但也吃得甚為滿意,下次再向辣的穆姑娘挑戰。查看更多
+ 8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4
分享
检举
评分
4
味道
3
环境
3
服务
4
卫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川北涼粉、香芋卷、四川擔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