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6-25
1920 瀏覽
今天北上公幹,經皇崗坐大巴返香港,6點半才到達太子。奔波了一整天,饑腸轆轆,於是與同事在附近晚餐。 來到這家餐廳門口,看到彩色餐牌,我倆都OK,一於入內就座了。 看過餐牌後,才知這是潮州菜館。既然來到潮州菜館,總要來一份潮州名菜~蠔餅吧!但餐牌叫蠔烙。 蠔烙(細) 平常的蠔餅都是半煎炸的做法,炸得很鬆脆,漲卜卜,外表看來會大大份。但對我來講,是十分熱氣。 這份蠔烙金黃色的表面較平滑,似是以煎PAN煎出來。 與平常的蠔餅對比下,不算太熱氣呢! 其實母親大人以前常常煮蠔餅給我們食。可是家中没有大油鑊,於是改用煎PAN自製蠔餅,同時又可以減少用油。那時候,母親大人煎出來的蠔餅,油份不多,金黃色,不熱氣。 這份細蠔烙,中間漿粉仍然濕潤,咬落煙煙韌韌。是鴨蛋+薯粉嗎? 職員介紹:魚露加胡椒粉,剛好吊出蠔仔的鮮味。 這個新嚐試,比起平常的魚露溝辣椒醬/豆瓣醬更特別。 從前母親大人漿粉中加了蔥段及芫茜呢!如果這份蠔烙再加入這2款材料,應該會更香。牛魔皇~鮮牛肉,黑柏葉,牛角,牛腩表面有唐芹碎碎及黑色的東西。湯底很鮮甜,很有牛味。鮮牛肉 牛魔皇上枱後,只顧吹水,忘了打撈鮮牛肉。浸
奔波了一整天,饑腸轆轆,於是與同事在附近晚餐。
來到這家餐廳門口,看到彩色餐牌,我倆都OK,一於入內就座了。
既然來到潮州菜館,總要來一份潮州名菜~蠔餅吧!
但餐牌叫蠔烙。
蠔烙(細)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平常的蠔餅都是半煎炸的做法,炸得很鬆脆,漲卜卜,外表看來會大大份。
但對我來講,是十分熱氣。
這份蠔烙金黃色的表面較平滑,似是以煎PAN煎出來。
與平常的蠔餅對比下,不算太熱氣呢!
其實母親大人以前常常煮蠔餅給我們食。
可是家中没有大油鑊,
於是改用煎PAN自製蠔餅,
同時又可以減少用油。
那時候,母親大人煎出來的蠔餅,油份不多,金黃色,不熱氣。
這份細蠔烙,中間漿粉仍然濕潤,咬落煙煙韌韌。是鴨蛋+薯粉嗎?
蠔烙(細)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蠔烙(細)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蠔烙(細)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蠔烙(細)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蠔烙(細)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魚露加胡椒粉,剛好吊出蠔仔的鮮味。
這個新嚐試,比起平常的魚露溝辣椒醬/豆瓣醬更特別。
如果這份蠔烙再加入這2款材料,應該會更香。
牛魔皇
4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表面有唐芹碎碎及黑色的東西。
湯底很鮮甜,很有牛味。
牛魔皇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魔皇~湯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魔皇上枱後,只顧吹水,忘了打撈鮮牛肉。
浸的時間長了,肉質也稍為變硬了。
没有經過鬆肉粉處理的肉類,煮耐左是容易變硬。
牛魔皇~鮮牛肉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魔皇-黑柏葉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的第三個胃~牛柏葉,原本顏色暗沉,
但經過加工漂白後,就變成白雪雪的牛柏葉。
個人總覺得,未加工漂白,應該比較天然呢!
雖然外表烏卒卒,但鮮味卻更脆更鮮味。
牛魔皇-黑柏葉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知道是什麼名堂。
向職員查詢後,原來是大牛丸平分為8份後,似角仔。
中間白色粒粒,質地爽脆,不肥膩,油香很濃,混在肉餡之中,能提昇牛丸的口感。
牛魔皇-牛角
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腩
其實不只牛腩,還有軟棉棉的牛筋。
牛魔皇~牛筋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潮式抄手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真是有點緬懷從前的小時光!
味蕾記憶果然深刻。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