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7-27
11116 瀏覽
敍事有道「起承轉合」,最簡單的莫過於由開首說到最尾,起碼來得穩陣,只要情節內容豐富,確不愁沒有捧場客,卻總有「畫公仔畫出腸」之嫌,有時適當時候,還是應該避重就輕,學懂「留白」的道理,才不致淪為眼高手低。一頓已過了逾月的飯局,印象怎也變得模糊,理應避寫為佳,卻是當中有幾道菜,個人還想談論一下。位於灣仔新鴻基中心樓下,有著這一間蘇浙匯,現今所言的蘇浙等地,即是春秋時代的吳越領土,現今已概括為華東一帶的範圍.......言歸正傳,當穿過正門之後,舉頭亦見到一個騎士的銅像,再來到昏暗的大廳,故事就由這裡開始,但最為「注目」的,還是這麼多枝的佳餚相伴。(死性格就是改不了)頭盤篇素來江南菜重視於頭盤涼菜,今次只談四款較有特色的。當晚的醉雞可算不錯,既帶濃香的酒糟味道,入口下亦沒有苦澀之感,配合入味的嫩滑雞塊,整體上已是水準之作。同樣也是素鵝,個人亦較為偏愛香脆的禪門風味,當中香脆的腐皮層層相叠,加上內裡的素蔬,作為香口菜式,最適合於下酒之用。計算下來,一生吃過的燻蛋亦是不少,說到這次出品,無論於火候還是功序層面,還是掌握得宜,將鮮蛋烚後去殼,再用上黃糖、茶葉等燒焦燻製,只見蛋黃亦已轉成橙色,形成所
頭盤篇
素來江南菜重視於頭盤涼菜,今次只談四款較有特色的。當晚的醉雞可算不錯,既帶濃香的酒糟味道,入口下亦沒有苦澀之感,配合入味的嫩滑雞塊,整體上已是水準之作。同樣也是素鵝,個人亦較為偏愛香脆的禪門風味,當中香脆的腐皮層層相叠,加上內裡的素蔬,作為香口菜式,最適合於下酒之用。 計算下來,一生吃過的燻蛋亦是不少,說到這次出品,無論於火候還是功序層面,還是掌握得宜,將鮮蛋烚後去殼,再用上黃糖、茶葉等燒焦燻製,只見蛋黃亦已轉成橙色,形成所謂「溏心」的半凝固狀態,而表層亦染至深褐色,在嚐出煙燻味道之同時,蛋香仍是來得豐盛;再灑上些許黑魚子,更帶出淡淡的鹹鮮,一切精妙之處,已盡在這半隻蛋內。 事後回想,如沒有品嚐這醉蟹的話,想必會徒嘆可惜不已。採用上等的羔蟹,剖開洗淨之後,再扔入香濃的黃酒當中,一醃已是數月之事。入口下的蟹肉質感軟糯,期間挾雜鮮味的橙黃嫩羔,雖則是生吃之物,配合濃烈的酒香,內裡的惡菌亦己去得八八九九,否則店家也不敢拿出來售賣。作為一位酒徒,只覺得美味非常,但為了令腸胃更為適應,同場不妨來碗熱飯來護著肚子。
主菜篇
至於當晚的主菜,亦不下於七至八項,但就只這數款,到此刻仍能記掛心上。自來魚頭菜式,既於鮮味之同時,同時亦被那骨架細刺所考起,因而令不少食客卻步。如今大廚用上人手,就將內裡的嫩肉魚雲生拆,單是功夫己贏得嘉許;再加入地道的毛豆、爽滑的粉皮,配以濃芡紅燒爆之,入口下盡是啖啖的頭肉精華,盡得其鮮之餘,同時又免卻了哽骨之慮,恰好濃醬亦已蓋過些許微腥,當中美味之處,可盡在不言中。 此外限定的崧子方肉,也是一道精緻的菜式,看似是普通的東坡肉,誰知正是內有乾坤,原來底下的瘦肉部份,亦已被起出來刴成肉團,然後再墊於皮膏之下,功序可比一般的做法繁複,味道方面則大同小異,皮膏部份仍然爽滑,卻是底部的刴肉,則呈現出軟熟鬆化的口感,配以蜜餞濃酒的醬汁,出來的味道亦是叫好,進食時不妨配上一點瑤柱乾,再配以鮮菜膽等,可一洗稍為濃膩的味感。 當作中和口味也好,當吃完兩道濃菜之後,不妨吃上一些清淡的款式。簡簡單單的炒年榚,卻加入了華東特產的的薺菜、再配以崧子一同炒之,出來的口感煙煙韌韌,同時亦挾雜了相關食材的鮮味,雖未致於特別精彩,總算是來得恰如其份。 個人來了飯局這麼多年,己吃了不下多隻的八寶鴨,不過平時多配以濃芡之物,倒是首嚐「乾身」的出品。依然是將原隻鴨殼去骨,但釀入的不再是蓮子、冬菇、蛋黃、火腿等物,主要是以糯米為主,再落鑊加以酥炸,出來的鴨件於脆身之餘,入口下盡是香酥之味,同時亦融入了糯米的飯香,與以往吃過的比較,又是另一番的韻味。 最後是這個蟹香荷葉飯,就於原個荷葉飯內,再鋪上原隻肉蟹進行蒸焗。其實單論荷葉飯一項,已是來得不俗,入口下的飯粒十分乾身,期間配以色深的醬色相輔,加上所用的荷葉也佳,所以也呈現出淡淡的荷香,再加入了肉蟹之後,無疑也滲出了若干鮮味,就是不太明顯,總括來說,已是來得滿意了。
點心篇 臨尾的點心約有三道之數,開首的有黃橋燒餅,但還是抱有疑問,究竟這屬於京式的小吃,還是江南的名點?! 金黃色的烘培餅物,面層亦灑下了大量芝麻,入口下無疑是香口鬆化,內裡則有金腿、蔥花、肉末等餡物,加上精緻的「件頭」,作為點心一詞的泛義之言,可說是成功的解讀。 對於小籠包這物事,相信也無需多作介紹了,同樣也是每人一隻,看頂端的摺頭也多,論賣相仍是對辦的; 趁熱挾起上來「打韆鞦」,看似沒有穿破的跡象,到了放入碗中之時,還是漏出了湯汁,總算外皮仍算柔韌,而內裡的餡汁也鮮,只是這樣的水準,在香港亦是不難找到。 不計精緻的果盤,這餐的最後甜點,就是這棗蓉酥了。就仿如蘿蔔絲酥餅般,廚子們搓出千層相間的油酥皮,但內餡則換成了甜棗蓉,落鑊油炸之後,出來的餅皮稍見堅挺,但還是偏向鬆脆的。至於內裡的棗蓉,倒覺得有點過焦,加上濃烈的棗味,可未必每個人也接受得來。看華東一帶也盛產棗樹,其中亦有不少包點小吃,是用上棗物來入饌的。
基於記憶所限,這躺江蘇菜局,亦只能談及上述款式,其實已包括了全餐的七成之數,餘下的不外是一些大路款式,其一道名為香辣蝦的菜式,無論怎樣看待,與江南菜也扯不上大關係,大體來說,整體味道還是偏向不俗,尤以頭盤及主菜甚為出色......到了結帳時刻,原來每人只需三百七十元,單以款式來說,還是來得划算。臨走見到有合理的午市套餐,當中更有至愛的外婆紅燒肉,就看看自家前來的話,又是怎樣的一回事?!
陵之微調:良
評分(以10分為滿分):味道 8 環境 7.5 服務 7 衛生 9 抵食 7.5
品嚐於二零一四年六月廿六日晚上
張貼